壓電晶體材料行業分析:我國壓電晶體材料產量為2513.36噸,同比增長9.87%。
2022年05月24日
《中國壓電晶體材料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展望報告》顯示:某些晶體,當沿著一定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時,內部會產生極化現象,使帶電質點發生相對位移,從而在晶體表面上產生大小相等符號相反的電荷;當外力去掉后,又恢復到不帶電狀態。晶體受力所產生的電荷量與外力的大小成正比。這種現象叫壓電效應。反之,如對晶體施加電場,晶體將在一定方向上產生機械變形;當外加電場撤去后,該變形也隨之消失。這種現象稱為逆壓電效應,也稱作電致伸縮效應。
壓電晶體材料隸屬于新材料行業,我國新材料行業相關政策分析如下:
我國壓電晶體材料原始創新能力不足,材料研究以跟蹤研仿為主,缺乏不同學科之間的深層次交流和原創性的理論研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較少,無法從源頭上支撐材料的發展。成熟產品集中于低檔領域,產品附加值低、利潤有限,高端產品依賴進口,不利于材料生產企業擴大再生產和科技投入,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壓電晶體材料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5G通信技術快速發展,國內相關企業技術進步迅速,逐步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有利于市場的快速打開和成熟。5G技術不但可以進一步提高上網速度,還為最終的萬物互聯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架構。
在光通信領域,基于鈮酸鋰材料(LN)的超高速、大帶寬、可擴展性等特性,可制作光開關、隔離器、電光調制器等微型集成光器件。光器件作為光通信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核心,在光設備中占比20%以上,可預見壓電晶體材料在未來數據中心的應用乃至萬物互聯的實現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2014年,我國壓電晶體材料產量為1754.28噸,2018年為2513.36噸,同比2017年增長9.87%。
壓電晶體材料產品具有優異的壓電、非線性光學、電光、熱釋電及光折變等性能,可用來制作各種功能器件,諸如:聲表面波器件、紅外探測器、高頻寬帶濾波器、高頻換能器。產品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雷達、北斗導航、物聯網及消費類電子等領域,壓電晶體材料市場發展前景良好。